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 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数字身份证”),实现医保基金结算环节的实时验真监管,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串换药、医保诈骗等行业乱象。 制度落地:三方协同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需率先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追溯码,中药饮片可享受12个月过渡期。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通过扫码验证并实时上传数据至全国统一平台。技术薄弱地区可延期至2025年底完成系统改造。 公众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条码,可即时查询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轨迹。若发现非本人购买记录或重复结算信息,可通过12393专线举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湖南、安徽等13个试点省份已通过该机制拦截异常交易8.3万笔,追回违规医保资金5.1亿元。 战略升级:从基金安全到民生保障的三重价值 追溯码机制实现了医保监管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医保局监控平台可实时阻断同一追溯码的二次结算,使“医保卡套现”“空刷盗刷”等骗保行为无所遁形。对消费者而言,扫码验真功能有效防范篡改批号、存储不当的回流药风险,据国家药监局通报,试点地区用药投诉率已下降35%。 医药产业亦迎来数字化转型红利。国药集团通过追溯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渠道管理成本降低18%,问题药品召回效率提升80%。该机制正推动行业从“粗放销售”向“精准管理”升级。 长效保障:法治与技术双轨驱动监管革新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追溯码异常记录纳入医保诈骗案件核心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多起团伙倒卖集采药品案件均通过扫码数据锁定关键证据。国家药监局同步升级包装防伪标准,要求2026年起高风险药品采用“码盒一体化”不可逆标签,从物理层面杜绝篡改可能。 技术支撑体系同步强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具备日均处理超2亿条扫码数据的能力,为全品类药品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快构建‘企业赋码、机构验码、公众查码’的药品追溯管理体系,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强调,将持续完善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 随着电子追溯体系落地,药品零售行业正迎来“阳光下的变革”。当每一盒药的流通轨迹均可追溯,传统监管盲区将被彻底消除,而消费者也将真正实现从“被动用药”到“主动溯源”的权益升级。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既是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里程碑,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
鸽友高建鸥斥资打造赛鸽题材院线影片《鸽语者》河北某施工桥梁支架坍塌酿2死3伤惨剧,交通运输部启动专项督办机制山东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赴丰和马场调研指导工作近日,山东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领导一行来到丰和马场进行实地考察在调研过程中,领导们详细了解了马场的运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对马场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考察组重点查看了马场的场地设施、马匹饲养管理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情况领导们与马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了马场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马术运动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丰和马场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领导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推动山东省马术运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21年4月17日,北京举行了盛装舞步系列赛事的利恒分站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微降0.1%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消费市场价格的温和回落态势